如何防止遗嘱无效? |
分类:从业心得 时间:(2016-08-25 16:04) 点击:189 |
如何防止遗嘱无效? 防止遗嘱无效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把关: 第一,遗嘱人 遗嘱人应该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精神病人以及其他由于疾病、遗传、外界刺激等原因导致神智不清的人不具备立遗嘱的主体资格。如果立遗嘱,那么遗嘱无效。 第二,遗嘱的形式。 根 据《继承法》的规定,遗嘱有五种形式,分别是公证遗嘱、自书遗嘱、代书遗嘱、录音遗嘱、口头遗嘱。同时每一种遗嘱的形式还有具体的要求,比如自书遗嘱应由 遗嘱人亲笔书写,签名,注明年、月、日;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,由其中一人代书,注明年、月、日,并由代书人、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, 当然见证人还需要满足一定的身份条件和能力条件。 遗嘱在形式上应完全符合法律规定, 如有不符,就可能导致整个遗嘱的无效。当然,即使完全符合了,也不一定被判有效。比如有人30年前自书遗嘱,15年前去世,现后人发现遗嘱并诉至法院,但 是法院没有认可这份遗嘱,因为年代久远,当事人无法提供其他证据佐证,法院无法查知是否真实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公证遗嘱和律师见证遗嘱更保险,因为毕竟有 法律专业人士的公证和见证,且以单位的名义工作,证明力更强。 第二,遗嘱的内容。 遗 嘱内容应符合法律规定,遗嘱人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依法处分属于自己的合法财产,如果超越这个规定,就可能导致遗嘱的无效或部分无效。比如,遗嘱人把夫 妻共有财产误以为是自己享有完全所有权的财产进行处分,那么涉及配偶财产的那部分处分就是无效的;遗嘱没有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留下遗产 的话,也会导致遗嘱的无效或部分无效;遗嘱人处分的是非法财产的话,这部分也是无效的。 遗 嘱人之所以立下遗嘱,是希望财产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分配,但是如果由于对法律的不了解而导致遗嘱无效或部分无效,那么可能遗嘱不仅没有完成反而违背了遗嘱 人的意愿,因为遗嘱人的意愿是整体的,如果整体无效也就当作没立遗嘱,可是如果部分无效的话,就有可能根本违背了遗嘱人的愿望。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